人工智能
日军人工智能,日本人工智能
2025-03-02 21:04:07 人工智能 0人已围观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日军人工智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日军人工智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用70年前日军战机的自杀式攻击去对付今天美军的航母舰队,是否有效?
当然是有效的,二战期间的神风特工队之所以不能制止美军海上攻势,是因为他们使用的自杀式飞机性能太差,零式、隼式、屠龙等日本飞机都无法在美制地狱猫的拦截下生还,也就是说在遭遇美军舰载机组成的空中拦截圈时,特工队机群就已经消耗殆尽了。这之后受伤的特工队飞机机动性和速度都受到严重削弱,成为防空驱逐舰、巡洋舰、战列舰等护卫军舰猎杀的羔羊,因此种种二战时期的自杀式攻击不能击沉美军航母,并不是因为这种战术不好,而是装备太差的原因。
而今,中俄等国装备的陆基战机种类繁多性能优异,苏-33和歼-15的空中格斗性能都不亚于美军舰队防空主力F-18超级大黄蜂,也就是说这两款战机对美军航母发起自杀式攻击时,都很难被拦截。而现代化战斗机的体量都很大,可以携带威力惊人的导弹或者炸弹,只要有一架飞机撞向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就足够击沉它。退一步讲,自杀式飞机闯过拦截圈时还能使用巡航导弹,在地方护卫军舰攻击范围之外发起攻击,飞鱼导弹就是再这样的使用环境下击沉了英国的驱逐舰。
在舰载机无法拦截自杀式攻击机时,航母只能依靠自身携带的防空导弹或者护卫军舰携带的导弹进行最后抵抗,但是这些需要雷达制导的防空武器无一例外,都无法有效预警拦截低空接近的目标,阿根廷使用的飞鱼导弹就是一种低空掠海飞行的导弹,因此英国防空导弹毫无招架之力。而自杀式飞机可以实现更低空的掠海飞行,也就能更会好的躲避防空导弹的拦截,这让航母的危险系数大增。
此一时,彼一时,70年前,日军驾驶神风特攻击机,对航母进行自杀攻击,给美军造成了巨大的物质损失,特别是精神方面的压力。
但70年后,日军驾驶同样的战机,进行自杀性攻击,特别是针对今日之美军航母作战编队,实际上是毫无效果的。
中途岛海战,以美海军胜利,日联合舰队失败而告终,日海军损失了几艘主力航母和大量舰载机飞行员,为了对抗美海军强大的装备优势,挽救其战败的局面,日军高层利用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按照一人、一机、一弹换一舰的要求,对美海军舰艇作战编队,以及登陆作战部队,包括固定的集群目标等,实施了自杀式的攻击。
日军企图利用自杀式袭击,以最少的资源获取最高破坏力,挽救战局的颓势,神风特攻是一种实施自杀性攻击的作战方法,即在机上装上大量的烈性炸药,置于飞行员座舱之前,一旦发现目标,就连人带机撞下去,其机头触及坚硬之物立即发生剧烈爆炸。
初期,此种不要命的战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曾击沉美国轻型航空母舰普林斯顿号,尽管攻击成功率仅26.8%,击沉率更只有区区2.9%,但却给美军造成了巨大的物质损失和精神压力,但依然未能挽救日本战败的局面。
当下,美航母作战编队,有舰载机联队伴随,其作战半径有600公里,在此范围内,自杀性飞机难以突破舰载机的打击。
即使有漏网的自杀性攻击机,但也难以接近美航空母舰,因为有护航的巡洋舰和驱逐舰,其舰上的标准系列远程防空导弹,北约海麻雀中程导弹,拉姆近程防空导弹,包括密集阵近防炮系统,组成了四道火力拦截网,日军的自杀性飞机,是绝难突破防空巡洋舰和驱逐舰的火力拦射。
即使日军自杀性飞机突破了防空舰的火力,但也难以直接撞击航母,因为美航母上也装载有北约海麻雀中程导弹,拉姆近程防空导弹,以及密集阵近防炮系统等三层火力拦截网。
即使日军自杀性飞机突破了美海母的三道火力拦截网,一头撞到了航母甲板上,但所起到的作用,依然十分有限,顶多炸出一个坑,要想彻底撞沉美航母,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这个简单,70年前没有人工智能和芯片技术,日本人选择了用人脑指挥炸弹的思路。现在科技发达就有了无法“亲身体验”的自杀式攻击,比如电视制导炸弹、巡航导弹、配合卫星定位的弹道导弹、线控鱼雷等等就是最明显的”自杀式攻击“。
所谓导弹,就是可以引导的炸弹,这和二战末日本神风自杀攻击的思路是一样的。
都有三大要素:炸弹、载具、操控。
- 炸弹:70年前的日本使用飞机上安装150公斤固定式炸药的方法获得战斗部;现如今是使用高能炸药或者穿甲弹头实现战斗部功效,威力提升几十倍不止。
- 载具:日本使用潜艇、飞机这种不具备末端突防的运载工具接近航母;现如今是冲压发动机提供动力的火箭式,以2-3马赫的速度突击航母编队;或者是从外太空高空垂直打击航母防守薄弱的“灌顶”攻击。手段灵活了不止几十倍。
- 操控:日本二战末期士兵训练不足,操控潜艇、飞机这种大型载具的经验不足,以至于无法准确对准目标;现如今是提前输入目标资料在芯片中,弹弹机动接近目标,并且实时回传影像给远方操纵着,决定攻击方位,速度等信息,也可自行利用芯片资料进行攻击。
但是现在的美军航母也不是二战时的航母了,肉厚、血多、编队攻击。70年前日本的自杀式攻击不起效,70年后的今天这样的“自杀式攻击”也未必起效。攻和防永远是矛和盾一样,此长彼消。W君认为人还是决定性因素,虽然人不参与自杀攻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军人工智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军人工智能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